香港圍棋協會發展史

1975年

香港圍棋社成立,是香港第一個圍棋組織。香港圍棋協會創會會員也曾在這裡下棋,後來棋協於廟街非正式創會。

1982年

香港圍棋協會正式成立。當時之名譽會長查良鏞先生以象徵式每月一元租金,將九龍尖沙咀赫德道的一個單位租予棋協作會址用。同年,第一屆理事會及會刊「弈」產生。

1986年


昭和棋聖吳清源先生訪港接受中文大學頒授的「榮譽文學博士」的名銜。

1986年

由於查先生的私人理由,尖沙咀會址物業賣掉,棋協從「外在支援」走向「自力更生」。蘇洪根會長發起大募捐行動,而捐款中,蘇會長佔了一半以上捐款,因此尖沙咀赫德道會址成功遷往灣仔新會址。

2000年

康文署與棋協合辦大型「圍棋推廣計劃」——「圍棋新秀賽」揭幕戰與「圍棋推廣日」同日在青衣體育館舉行,大會請來了中國棋院第一任院長陳祖德先生(中國圍棋九段棋手)作嘉賓。同年,康文署為廣大市民開辦了14個圍棋入門班。

2001年

康文署再次舉辦「圍棋推廣計劃」,開辦的圍棋入門班增至一百多個,由於政府的大力支持,自此香港的圍棋活動日益普及。

2003年

TVB播放日本動畫《棋靈王》,掀起香港的圍棋熱潮。同年,香港兒童棋院成立。此後許多圍棋學院相繼成立。

2008年

第一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在北京舉行,香港圍棋協會組織代表團參加。

2009年

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女士認為「三棋」(圍棋、中國象棋及國際象棋)活動對學生的品德修為及發展多元智能有莫大裨益,因此中、小學三棋團體賽「三棋盾」、「三棋杯」成立。

2010年

第16屆廣州亞運會,由香港圍棋協會組織兩隊香港混雙隊伍出戰(楊士海及簡瑩、陳乃申及黃樂盈),分別獲得第7名及第11名的佳績。

2015年

隨著會員人數日益增加,灣仔會址不敷使用,蘇洪根會長再次發起捐款運動籌集資金,會址遷至荔枝角現址。同年,棋協首次參與Samsung第58屆體育節,被資助舉辦圍棋比賽及圍棋推廣活動。

2016年

Google人工智能程式AlphaGo的出現,掀起世界圍棋人機大戰的熱潮。韓國棋手李世石一局中施展「神之一手」令AlphaGo不知所措,部署大亂最終落敗,證明人類在逆境中可以發揮超乎平常的表現,反敗為勝。惟總局數1:4落敗。